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换明天-《五千年来谁著史》


    第(2/3)页

    “兄长说的哪里话。那高丽虽是撮尔小国,然其地势极佳,居陆则可进取辽东,使海则能下齐鲁盖淮南,卧大宋之侧,一朝反复就能变生肘腋,乃天下一大患也。兄长今日要为大宋除此祸患,小弟岂能故身惜命,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俊面上大喜,有了刘光世的配合,就是仇悆不乐意,那也于大局无碍了。

    今天兵东下,

    揪着胡须的仇悆为难了,他是读书人啊,不能跟那俩粗胚一样粗俗,搞高丽是要寻一借口的。因为这事儿成了之后,自己等人必是要受朝廷重惩的。搞不好这辈子就葬送了。

    回到乡里,自己面对亲朋士林时候,总要拿出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应付的。

    但仇悆相信,就算自己仨葬送掉了,可他仨的子孙后人就有福了。

    今上年还不及三十,日子且还长久着呢。而仇悆年已到五十有二,是三人中岁数最大的,金兵南侵时他才是一小县令,这辈子前程有限的很。就是最小的刘光世亦已经四十有四,更重要的是,这辈子刘光世因为当初的选择也已经前途无亮了。

    如此,用自己注定有限的前程,来换取子孙后代一更加光彩明亮的前程,张俊乐意,刘光世乐意,他仇悆更是乐意。

    可是,仇悆思来想去,也想不出高丽国大的过错来。“吾素听闻高丽王室人道不修,叔侄相娶兄妹媾和,有违人伦,与禽兽何异?”

    “今日天兵降下,正是要扫清膻腥,澄清宇内!”

    国事上仇悆真的寻不到高丽的过错,索性就拿私德做借口。

    张俊、刘光世当然知道高丽王室近亲结合的勾当,这么一想,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说法。

    三人对视,尽是大喜。

    到了次日,张俊誓师起兵,刘光世做先锋,带领五千安东军直冲鸭绿江去。

    后者尚没有冰封,但有海东总管府的水师,鸭绿江就与坦途无疑。

    赵构在汴京得到消息的时候,那保州已经被拿下多时了。城内的一干文武,最大的反抗就是去官弃职而走,就没见有人敢真正抵抗的。

    短时间里赵构对宋军进保州给高丽各方的震动与触动有多么巨大还不得而知。他也不可能把眼睛全盯在高丽。

    国内还有很多事等着他拿主意呢。尤其是几件大事,比如要怎么安排赵桓他们!

    随着年限的来临,两个皇子的角逐就将来到最后的决战时刻,而赵桓等人也即将离开中原。

    那么,把他们安排去什么地方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