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迁移法-《五千年来谁著史》
第(2/3)页
无论是安置宗室,还是巩固赵氏的江山社稷,此策都是极佳。
作为下层官员,赵荣很清楚一个“迁移法”对民间的触动有多么巨大的。
剃除贫民穷鬼,稳定内部,只是其一,将天下百姓逼的团团转,逼的人人勤奋,才更为重要。
往日里,只赵荣所见的,杭州城外的乡里中就有不少农家汉在农闲季节里待在家中,整日悠哉乐哉的。甚至因为这几年朝廷赋税减轻,一个个手中都有了三五个闲钱,就支起个摊子,吆五喝六的玩起了博戏。
朝廷现在并不提倡博戏,城市里的du档,那都是要纳重税的。
但你很难彻底肃清乡间不是?
这些农人有吃的有喝的之后,才看不到朝廷法度呢。
也就是缺衣少食的时候,才会什么都想到皇帝想到朝廷,才会老老实实的去工地做工挣工钱。
等肚子填饱了后,一切就都变了。
他们嘴上心里依旧会感恩于皇帝,但这跟他们违背朝廷律法不相搭。
可现在这个“迁移法”新鲜出炉之后呢?那就跟浴缸里撂进去了一条鲶鱼一样。乡间村落里,再难看到大批的闲汉在悠哉乐哉的闲谈耍玩。
有那时间,多去挣俩工钱不香么?以至于杭州城内的人工价钱都在下降。
无数百姓要为自己的命运努力,更要为子孙的命运拼搏。
甚至这项法令还额外的起到了一个很搞笑的效果——它极大的促成了不少大家庭的分离。
无论是中原还是岭南,大宋城市乡间都多了那种数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大家庭,很多人家都是祖孙三代同堂,别看有的人儿子一出去就是三五年不归家,但一查户籍,那还是一家人。
父母在不分家,这是大家都众所周知的社会规则。原先还有赵宋朝廷在变着花样的剥削他们,除了一些豪强富户,一般百姓人家根本就养不起太多儿女。可现在,赵构治下的大宋朝,税赋改革后百姓身上的负担大大减轻,生儿子闺女的动力自然就也水涨船高。现在的市民乡民之家,那种还没大腿高的小娃娃不要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