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杨柳方事业进入瓶颈期-《春风又绿杨柳岸》


    第(2/3)页

    张锋也尝试去了自己挂靠的那家单位,没想到对方一听和部队不沾边,仅管理费就收到30%,只能望而却步。又找了秦家军和市场上陈老板和周老板帮忙打问,也是没有消息。正当二人一筹莫展,准备放弃的时候,杨柳方想起乡里陆书记,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他来试试。

    “阿哥,不行我们去趟乡里找一下陆书记,看他那边有没有办法。”

    “也行,反正现在该找的人都找了,就死马当着活马医了。”

    二人来到汉王川乡,先去找了教委和李桐福有生意往来的那个办公室主任,说起买车的事情,希望请他帮忙联系乡里陆书记,看有没有什么买车途径。乡教委的主任级别也太小,但碍于生意方面的原因,他又去找了教委的领导,教委领导尝试联系了乡里,约在了第二天去乡里见陆书记。

    到了乡政府,陆书记热情接待了他们。

    “陆书记,您看我这老给您添麻烦。”

    “没事,给你们服务是我们的职责范围嘛。”

    “怎么听说买车遇到了困难?”

    “是的。”于是杨柳方和李桐福二人一个主说,一个补充,将自己厂子的发展,以及来回雇车的不方便,需要买车遇到的困难等一一诉说。听完叙述,陆书记立即找来乡里交管部门的负责人,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陆书记,他们可以暂时挂靠在乡运管处,但管理费要缴纳10%。”

    “10%是依据什么定的标准?”

    “现有的都是这么挂靠的。”

    “你们能接受不?”

    “既然大家都是,我们也不能搞特殊不是。”于是几经波折,确定挂靠在乡运管处。在乡里开具相关证明之后,李桐福在张锋的带领下去卡车制造厂里提车。那时候没有4S店的概念,买车只能前往厂家,自己提车,售后更是想都别想。

    有了卡车家具厂里送货以及来回进城倒是方便了,但是下乡做小生意却合不上成本了,有时候出去一天还不够油钱,所以渐渐的针头线脑的生意就停止了。

    李桐福除了送家具厂里的货以及完成固定客户的劳保物资的配送,偶尔也在西州跟着张锋跑跑货运,这样下来养车是没问题,但想赚大钱却很难。于是又打起了皮革厂的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