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次,姜华还是在大堂接见他,礼仪也和上次一样,摆了个小桌子,姜华和客人相对而坐,只是这一次作陪的从长空道人变成了郡丞雨。 灵泉冲泡着灵茶,茶叶在水流的冲刷下上下飞舞,淡淡的茶香充满了整个小桌子,闻着茶香精神振奋许多,淡淡的喝上一小口之后,客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冲着姜华抱拳道:“儒生王巨君见过太守。” 王巨君! 姜华听说过这个人,据说他和孔圣一样,都是极端推崇周礼的存在。 所不同的是,孔圣年轻的时候曾经治理过鲁国,虽然后世儒生们把这一段历史给吹上了天,说是当时的鲁国实现了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下子就达到了传说中上古圣皇年间才有的景象。 但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玩意儿,想想就知道有几分真几分假。 此世也不例外,此世孔圣当鲁国司寇之后主持改革也失败了。 只不过此世的孔圣非常能打,贵族们驱逐孔圣的时候,没有像历史上那么失礼,而是派人好好的和孔圣沟通,最终很和谐的把孔圣赶走了。 如今的孔圣虽然依然十分推崇周礼,但是却也知道,当今之世已经没有了周礼存在的空间,这辈子的经历让孔圣明白了一个道路:时代变了,周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周礼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了! 这个道理,让孔圣十分痛苦,所以孔圣回到了曲阜之后,并没有继续执政,而是远离政治,搞了个书院,一心一意的教书育人,培养出了一大票弟子门徒。 而王巨君就是孔圣这些年来新收的弟子之一,孔圣的弟子数目还是很多的,几乎每一年孔圣都会收徒弟,只不过大多数弟子都没法成为先天真人或者初代君主,然后就老死了。 大多数一万年前收的弟子,这会儿都已经老死了。 每一年看到了杰出的年轻人,孔圣都会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有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借给他们,勉励一番。 所以,即使到了今天,孔圣门徒也不是一个很值钱的称呼:孔圣门徒太多了! 而王巨君则是一位非常年轻又很有潜力的门徒,最重要的是,他足够犟,犟的很多师兄弟都无话可说,或者说都懒得搭理他。 他认为周礼是天下间最重要的道理,他认为周礼之所以没法在当今之世实现,主要是人心坏了,主要是大夫、贵族们一个个都黑了心,只要好好教育,只要用心教育,就一定能实现周礼,一定能实现夫子理想中的大同之世! 一开始的时候,其他人以为这是王巨君为了吸引夫子的注意力故意如此。 一个小年轻,通过夸张的言语吸引夫子的注意力,然后夫子随便给他点读书笔记,就能让他受用无穷。 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 但是后来曲阜学宫的学子们才发现,这家伙竟然是认真的,他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 甚至还时常和孔圣探讨,到底该如何实现周礼。 这一下子,连那些大贵族们都开始远离他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周礼是真理,八成是脑子有问题,和他接触多了,万一被这傻子传染了怎么办? 不过,慢慢的也开始有人资助王巨君。 有的人是真的想要实现周礼,这种人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上一个时代的残党,不过却很有钱。 有的人是想借助王巨君的手扰乱曲阜,混乱思想。 回想起这些资料,姜华对着王巨君也拱了拱手:“盐城太守姜华见过王先生。” 反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