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书箱里面的书分类,照着薛居正所说的规律重新分拣一遍,师生三个也总算是忙活完毕,这时木匠也过来了。 做书架。 书架是什么样式的? 要做几层? 每层多高? 层宽是多少? 一个问,三个答。 乡下人家哪有做书架的? 木匠常年游走乡间,这是第一次做书架,也是第一次跟这样文气的人打交道,又惶恐又骄傲。 沈清瑜又安排了沈大松泡豆子,准备发豆芽。 看着两桶陌生又熟悉的豆子,从水缸里一瓢一瓢泼水进去,沈大松眼角微微湿润。 沈清瑜一家子离开这一个多月,他们住在这里无事可做,每天只做家中这点家务事,实在是坐立难安。 文彻先生再三告诉他们:沈清瑜和铁头他们会回来,他才拉住了肖桃花一家子,决定等等再说。 否则早就待不住了。 幸亏是回来了! 否则以后他们能去哪里? 今日刚回来,就开始发豆子,想来卤肉生意也很快就可以重新开张。 大家又都有活干了。 安排完了,沈清瑜让赵玉珠帮忙在家看着两个孩子,自己跟着护龙卫去了后山。 后山的山谷中,齐云霄已经和护龙卫的人在安排一万余流民的日常生活了。 先是规划地盘,然后组织两千名汉子统一伐木、盖木屋。 屋顶用树皮、苔藓层层覆盖,门窗暂时顾不上,先把柱子立起来、屋顶盖好。 这能保证这一万余人不淋雨。 二百人伐木,六百人在木匠的指导和带领下开槽、接榫、搭架子调整…… 还有二百人负责最后的屋顶树皮整理和铺排…… 其余的汉子有些进山去捡干柴,有些去打猎。 妇人们找野菜、收拾砍树修理下来的细柴,码成柴垛,等着干了才好用。 沈清瑜过去的时候,棚子已经搭起来十来个了。 老人们坐在搭好的棚子下面带着孩子,屁股底下垫着些搬过去的石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