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排名-《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第(3/3)页
这些清流翰林,终究难以抗衡庙堂之上的大势与算计。
经过这番暗流汹涌、机锋处处、各方势力微妙博弈的激烈争论,殿内的气氛变得沉闷而胶着,仿佛连那沉水香的烟雾都凝滞不前,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最终,在一片复杂的沉默与各自的心算计量中,初步排定了座次。
在沈端与萧钦言看似默契的联手推动下,王佑臣那份主张北伐雪耻的卷子被定为了第一。
而盛长权那份更为周全稳健、高屋建瓴,融合了“伐谋”、“伐交”与“蓄力”的卷子,则屈居第二。
至于袁慎的卷子,则是在钱牧之的坚持和韩章为制衡而暂时的默认下,位列第三。
其余七份优秀试卷也依次排定。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仅仅是读卷官们的初步意见,是各方势力暂时妥协的产物。
真正的最终决定权,还在那高踞龙椅之上、心思深沉如海的皇帝手中。
这初步的排名被恭敬地呈报御前,等待着皇帝的圣心独断,关乎国策走向、派系平衡与新科进士未来前途的最终角逐,此刻,才算是真正被推到了御案之上,等待着那足以定鼎乾坤的——朱笔一勾!
待看到内侍们手捧试卷恭敬地走向御前,韩章在后方抚着胡须,目光深邃难测,心中暗道:“沈端欲借势强推,萧钦言欲火中取栗,钱牧之退而求稳……各方心思,陛下岂能不知?”
“望陛下能明察秋毫,不为一时之势所动,能看清何者为真正利在千秋的治国良策……”
而沈端与萧钦言,虽暂时联手达成了初步目标,却也各怀鬼胎,一个想着如何借此向武勋集团交代并推动后续战略,一个则盘算着这笔看似冒险的“投资”最终能为自己换来多少政治资本。
他们都屏息静气,和满殿文武一样,等待着那最终结局的揭晓,等待着皇权对这盘大棋的最终落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