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再传才名-《贪吃小悍妃》


    第(2/3)页

    不少学子已是频频点头,但温婉儿却仍摇头道:“其实这还算不得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和是藏米于民。”

    连大先生都惊奇道:“藏米于民?这是何意?”

    温婉儿道:“比如减少边关附近地方的赋税,没有战事之时,百姓不受侵扰,朝廷应鼓励耕种,可保百姓生活富足,并家家有余粮,若有战事发生之时,则可由军中向百姓采买米粮以应急。只是这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百姓能衣食无忧,需要有一段太平时日,加之风调雨顺,这才能做到藏米于民。”

    大先生点头,见下面的学子们也都是无不信服,于是含笑道:“若是如婉儿想的这样三管齐下,自然边关不再担心军粮不足或运送不及时了,而且这不仅仅利于军粮运送,对百姓生活也大有好处。如边关地多人少,一旦减少赋税,应会吸引部分百姓来此耕种,这也减少了土地的浪费,你这计策当说得上是强国富民之策。”

    温婉儿笑道:“老师你也太夸奖我了,学生出色还不是老师您教得好吗!”

    大先生哈哈大笑,轻拍了下温婉儿的头,得意地道:“这马屁为师不受,你的聪慧早已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可惜你是个女儿,否则当是为师衣钵传人。不过这样也好,天妒英才,有些缺遗也是长久之道。”

    众学子也无不赞叹,越想越觉得温婉儿所讲之法于国于民大有助益,且着眼天下不把思维局限于一点,确为当世奇才,让人无不拜服。可很快不少人变了脸色,他们想起温婉儿可是今年科举殿试前那道关卡,这样的人要想赢过她可能吗?他们原先以为一个女子纵为三缄先生之徒,怕也所学有限,如今才知她有继承三缄先生衣钵的才华,他们突然有种科举无望之感。

    温婉儿可不管学子们想些什么,她经此事后心情好转不少,又想起宁老爷透漏了考题外泄之事,于是告辞离去,回了府中派人叫了虎子等人过来,安排人再去探查。

    当天下午,温婉儿的才名就在京中传扬开了,凶悍的温婉儿不仅能武,文才也是不差,三缄先生亲自认证过的。其它人只当听了个奇闻看了个热闹,但学子们却各有不同表现。

    不少学子被温婉儿打击得有些颓废,也有不少人反而激起了斗志,一个女子都能有如此见识才能,他们堂堂男人为何不能。有的甚至想着温婉儿不过是占了是三缄先生之徒的便宜,他们只要认真听三缄先生讲学,未尝不能后来居上。

    所以从那日之后,大先生发现来听他讲学的学子更加认真,也更勤学好问了,而这也让他讲学的时间越来越长,下课时间越来越晚,也越来越辛苦,好在科举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科举前一天,大先生随着温亦辉一同来到了早朝之上,除了向皇上复命外,还直接指出听说民间有人在买卖考题一事,目前虽不知消息从何处传出,但为示公正,请求由皇上亲自出题,且考题在学子入场后由宫中派人送至他的手上。这样一来没有人能作弊,更没有人会怀疑考试的公平性,更不会让企图扰乱科举的人得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