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崇祯元年大旱(求订阅)-《重铸刚明》


    第(3/3)页

    当然朱由检并不觉得一个县配置这么一百有余的吏员很多,不仅仅是不多,而是太少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的事情太少,管的东西太少了。

    他们能管的仅仅是这么一座县城,仅仅是全县一成左右的人口,那其他的人呢?

    该死的皇权不下县!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恨的牙痒痒。

    因此朱由检看来,他们现在剩下的这四分之一就再坚持坚持,再坚持一段时间,朕就会给你们补齐。

    朱由检是这样想的,朝堂上的一众官员可不知道,皇帝虽然否决这项提议,可他们不会就此放弃,再加上从地方上来的奏折可谓是源源不断,每天都有,而且越来越大,地方上的官员也迫切需要补齐吏员啊!

    自从整顿吏员后,他们就忙成狗,每天早早刚到辰时就起床做事大约七点,晚上还要忙的很晚,有时候甚至差一点儿就到亥时大约九点,下面人手少,上面又催的急,这是自己这个堂堂一县百姓之青天应该做的事情吗?

    难道不是应该每天早上巳时九点起床用饭,之后泡上一杯茶,拿上一份邸报,慢悠悠的看着,静静的等待午饭,下午还可以在后花园转转,晚饭用完,就回家睡觉吗?

    至于做事,那都不用自己做,有下面人替自己去做的。

    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这样的生活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们疑惑这都几个月了,京城怎么还没有动静?只要有权力上奏的,他们就锲而不舍的送奏折。

    可是皇帝不管此事,中央的一些官员也没办法,如此几次后,黄立极等高官渐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这里面定然有阴谋,皇上这是有问题啊!

    于是之后的上奏他们也就不再参与了,很快的从中抽身。

    这一次借着以工代赈之事,北方多地的官员再次开始大规模的上奏了,京城的不少官员借着七月一号这一天惯例的大朝会,再次请求朱由检为各县补充吏员。

    可惜再次被朱由检给斥责回去。

    退朝后,朱由检回到乾清宫,看着桌子上厚厚的一摞请求增加吏员的奏折,他挥挥手,王承恩、高起潜连忙将奏折抱走。

    朱由检心中一叹,现在各地的吏员基本上都是做实事的人,朱由检也不想让他们这么辛苦,可朕也无奈,你们再等等吧,再坚持坚持。

    用不了多久,朕就要行动了,到时候若是那些人敢反对,朕就用手中的刀枪来告诉他们,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

    求订阅,求打赏,求票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