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这二十万人在岛屿上已经几乎占据了台湾北方的所有宜居土地,就连台湾的本土民众已经被从四川来看来的百杆兵历时一年剿灭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已经完全不足为虑。 况且现在大明内部既无大事又急事无内乱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难道还要继续等待岛上的荷兰人不断增兵吗?现在大明在岛屿上的“微小”举动就引起了荷兰人这么大的动作,再这样下去荷兰人恐怕还会继续增援,虽然朱由检对于取得最终的胜利很有自信,但是到了那个时候想要达到同样的目的,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会增大不少。 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再加上这个时候朱由检自己的事情的确没有多少,也是一个做大事的好机会。 于是在正旦大朝会刚刚结束朱由检就对这份从台湾来的奏折做出了回复,允许他们的奏请,让他们寻找战机,一举赶走荷兰人,统一台湾。 ……… 当朱由检的这个命令被快马加鞭送到台湾,台湾的一众军政高层都彻底的兴奋起来了。 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好久了,崇祯元年三月份所有来自辽东的难民被安置完毕以后,台湾北部目前能够比较轻松,得到开发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 同时从西南过来的由秦翼明统领的白杆兵和由普应声带领的最后一千云南土司兵也顺利抵达台湾。 之后又在秦翼明到带领下,依照两千人为主力,孙应元辛苦训练的一万台湾军队为辅,开始对盘踞台湾北部中央密林中的台湾土著展开围剿,花了三个月时间,总算是将这些土著剿灭殆尽,基本上不会对大明遗民产生威胁。 到了这个时候轰轰烈烈的围剿大战全部结束。 这也就意味着在台湾的明军唯一的威胁就是台湾南部的荷兰人,而他们也是阻止大明继续对台湾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力量。只要它们不解决,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再加上这个时候他们所训练的一万军队,经过三个月的战争考验,战斗力大规模大幅度提升战舰也大量的装备了,新型的重型的红夷大炮,台湾一众文武官员都十分自信的认为现在的明军绝对能够轻松的打败荷兰人。 于是这个时候他们向朝廷递交了他们第一份请战奏者,但是朱由检当时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此时若是发动战争,虽然能够取得胜利,但是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样是不划算的。 于是朱由检就否决了他们的请战。 而台湾一众官员并没有这样放弃,一方面他们继续抓紧时间建设军队,增强军队战斗力不断的开垦土地,种植更多的粮食安置,此时在台湾岛上的20万移民让他们过上较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继续向朝廷送上请战奏折,那是一封接着一封。崇祯元年年底的那一份奏折已经是台湾一众文武官员上奏的第六份奏折了。 由此可见,台湾一众官员求战之心之热切因此,当知道朱由检同意他们的请战请求后,他们就彻底兴奋起来。 仅仅第二天,所有需要参战的军队就集结完毕,所有应该准备的战争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军械也准备完毕。 之所以他们能够准备的这么迅速都是因为他们在六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一次针对荷兰人的战争了也就是说,他们对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将近六个月,各种战争物资早已齐备。 而且为了能够万无一失,在台湾的锦衣卫千户所在千户骆养性的命令下排出了大量的间谍,前往荷兰人统治地区进行情报查探工作,对于荷兰人在台南地区的军事首位力量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以及台湾南部的地形地势,水脉都进行了详细的查看,绘制了地图。 在这段时间中,他们早已经根据将荷兰人实力的变化,对作战计划进行了不断地调整,不断的优化原本指定的作战计划,直到一个月前才最终定下了现在准备实行的这一份作战计划。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明军一直根据说不断改变的作战计划唉,邮政所需要的战争物资。 崇祯二年的元月份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我们准备完他们所等待的就是朝廷的作战许可现在找你的多在许可,终于下来了,他们也能够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集结完毕,所有参战的军队,不管是陆军还是水师。 甚至在半年的时间里,所有需要才谈的军队士兵都已经进行了良好动员,因此,在准备全军出动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所谓的誓师大会,他们直接就悄无声息的在将军的带领下出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