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长安风动,佳作涌来-《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


    第(1/3)页

    “惊世诗文?”听到这个词,程处嗣明显的愣了愣,脸色更是耷拉了下去。

    让他们做出一篇惊世诗文,这还不如直接撒钱来的痛快一些呢!

    秦立桓说完之后,就埋头吃起了桌子上的食物。

    虽说这个时代的美食不如后世美味,但流月坊中的食物还是不错的。

    在流月坊老鸨的怂恿下,大批文人墨客开始挥毫作诗。

    短短片刻之内,便有无数诗文问世。

    一如秦立桓所料,那些来自世家大族的公子哥手中诗文最多。

    其中不乏诗作颇为惊艳的存在。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又有“斜影朱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

    “罗带同心谁绾?甚人踏破裙?蝉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红妆垂泪忆何君?分明殿前实说,莫沉吟。”之类。

    整个流月坊内,人声鼎沸。

    每有佳作问世,自有兴奋的声音传了过来。

    就连秦立桓也是一时间被这声音吸引了过去。

    随着诗文的传录摘抄,整个流月坊陷入了一片声音的海洋之中。

    在流月坊老鸨的特意安排下,有书法大家将传抄的诗词摘录红色绢布上。

    自有仆人将那些誊写好的红色绢布放下,抄录下来的诗词便被展示在流月坊外长安城百姓的眼中。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好诗啊,真是好诗,却不想在这青楼之中竟然诞生了这般好诗,你快摘录下来,老爷最近神色颓然,正是寻得好诗提神之际!”

    “斜影朱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

    “我看此词才是最好,陇西李氏公子什么时候能够做出这般诗词?”

    “自然是找枪手代笔,这等诗词当是颇为有才之士做出来的,不过有才之士也是折服在了五斗米之下啊,陶渊明公不多矣!”

    “不过这流月坊背后之人到底是谁?这等经营头脑,等流月坊内诗词被传抄完毕之后,长安城内怕是无人不知流月坊的名声了吧!”

    “也不知道到底是何等女子,竟然能够有如此之多的诗词作为陪衬,此女子虽是出身青楼,今日过后怕是名满天下了!”

    “我曾一赌此女子的容颜,可谓是倾国倾城、绝代风华!”

    “当真如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