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河东大灾之年,逍遥侯竟然提议大办赛事,提议大兴土木!” “简直不可理喻,让人无法想象!”那郑姓官员大声说道。 秦立桓闻言确实微微一笑,对于这些人的不理解,他早有预料。 更何况秦立桓与郑家早就是不和,郑家官员此时上前质疑秦立桓,秦立桓没有感到丝毫奇怪。 “这位郑大人,以工代赈,为灾民寻找糊口的活计,这是河东地区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事情!” “没想到在这朝堂之上,在当今天子的面前,竟然还会有如你一般愚蠢的家伙,连这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请问这位郑大人,你这官位是怎么混过来的?还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感到奇怪啊!” 秦立桓的毒舌丝毫不亚于刀剑,他冷笑着看向那个郑姓官员。 不过就在秦立桓怒斥这个郑家官员的时候,其他部分官员也是面露尴尬之色。 他们也没有明白秦立桓此举到底是有何用意。 “陛下!” “大灾之年,流民遍地。” “为长久计,我们所做的就是必须为灾民找出路,想办法让他们有活做,能自己赚来一份糊口钱,这才是上上之策。” “灾民们有活干,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挣钱养家糊口,他们才会做到真正的定下心思来。” “史书上记载的哪一次大规模动乱不是我们华夏的百姓活不下去,才最终选择了揭竿而起?” “如果他们的手中有钱、有粮食,他们能够吃饱饭的话,那华夏的大部分百姓是绝对不会选择动乱的!” “而我之前提倡、鼓动划船、花魁等比赛,在比赛中要用到船以及其他物件,主办比赛的商家既然要举办这场赛事。” “那他们就就要拿出钱来造船,要拿出钱来建造其他东西!” “而无论是造船还是制造其他东西都是需要用工的,只要是需要用工,需要用到劳动力。” “那在河东大灾中受到波及的灾民们就有活做了。” “而在划船、花魁等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这样又能给灾民找到一份工作。” “同样,臣提出来的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大量的工程建设,就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如此一来,那些没饭吃的灾民就有工可做,有钱可赚,这样不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了吗 ?” “这个方法就叫做以工代赈,相比于直接赈灾,以工代赈的方法要好上太多,百姓有事做,有钱赚,自然不会聚集在一起,最终引发一些动乱的事情。” “而且对于个人而言,有活做的心态与没活做、没钱赚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只是赈灾的话,大量劳动力没有事做,这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