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何为曲辕犁?-《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


    第(2/3)页

    “逍遥侯此言没错,但天下人口只有这么一点,又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很快有人提出了质疑,毕竟在封建王朝,人口就意味着实力与强大。

    “没错,人口只有这么一点,但我们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效率!”

    秦立桓说着众人难以理解的名词,他继续解释道。

    “就比如一个人如果每天只能耕做一亩地,但如果一个人能够每天耕做三亩地,那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做了三分活计?”

    “这样一来,大唐的人口数量虽然没有增加,但一个人就足以生产出之前需要三个人生产的粮食作物!”

    “这不就是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吗?”

    秦立桓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此言一出,之前反对他的那人也沉默了片刻。

    “此事谈何容易?逍遥侯在富贵人家待久了,怕是以为这些随意便能做到吧!”又有官员开口讽刺道。

    “看来这位大人学问不到家,不知大人您可是听说过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中许多物件便是百姓在实践中检索,得到的务农好方子!”

    “更有许多能够提高效率的农作物!”

    “当今天下士大夫居于高位,却少有人去研究大唐百姓的务农方法与农具改进!”

    “若是墨家机关术能够与农具结合,何愁不能将百姓们的务农效率提高?”

    “只是历朝以来,又有谁愿意去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这位大人,我看你在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之人吧,你怕是五谷都不分吧!”

    秦立桓可不是好惹的,他当即就是反讽了过去。

    “你……呵呵,逍遥侯,这样说来,你似是有什么新鲜的务农法子,还是有什么改进的农具可提高农户的生产?”

    被秦立桓嘲讽的那官员有些拉不住脸了。

    “这个自然!”秦立桓针锋相对,他对唐皇李渊拱了拱手。

    “我就说……”

    “什么?你真有……”那官员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眼前这少年到底是何方神圣?

    难不成他连农具都会改进?

    开什么玩笑?

    那官员一脸懵逼的愣在哪里,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只见得秦立桓向前一步,他将早几日绘制出来的图纸拿了出来。

    “陛下,这就是臣前些日子突发奇想后绘制下来的东西!”

    “陛下可以一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