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母子相处-《长青纪事》
第(2/3)页
两年以后,孙学军寄回了最后一笔对她来说是巨额的汇款,之后彻底失去了消息。
直到今天,她才再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儿子是怎么和孙学军说的,以孙学军的性格,居然同意儿子留在长青村……
何田田就这样想着想着,窑洞外面便传来了公鸡打鸣声,她赶忙合上双眼,试图稍稍眯上一觉,可一闭眼,何立扬和孙学军的身影就出现了,索性,她起来收拾着做饭。
早饭异常丰盛,几个小菜都硷畔菜园子里的时蔬做成的,无比新鲜。另外,她还做了何立扬小时候经常吃的鸡蛋饼。
几盘绿色蔬菜搭配这金黄色的鸡蛋饼,何立扬吃的津津有味,而何田田几乎没怎么动筷子,一直坐在对面,眼神中满是爱意地看着何立扬。
饭后,何田田带着何立扬去了家对面的山上。
山顶上,何立扬看到远处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一如海上起伏的波涛,看起来十分壮丽。
他被眼前郁郁葱葱绿色包围,父亲孙学军曾经跟他说,家乡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卯,每到春天就是风沙眯眼,贫苦的人们一年四季劳作在田里,可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而眼前的景象和父亲所说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用力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感受到的不是穷乡僻壤,而是世外桃源。
向山下望去,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住在小河对岸山坳边上的窑洞里,几户光景好的人家把房子盖在长着成片绿油油庄稼的土坳里,显得有些突兀。一条大路贯穿村的东西方向,大路上,分叉出很多小道,通向各家各户。
何田田坐下来,讲起来这座山的故事:唐朝将领封常清攻破大勃律国后,回朝途径此地,人困马乏,于是就躺在一颗大树下休息,梦见身后大树下出来一只猛虎,依他而卧,十分温顺,醒来以后便叫士兵搬来一块大石头立于树下,用剑在石头上刻下“常清树”,士兵不解,便问他这是何意,他笑而不语。班师回朝后封常清被封为御史大夫。后来,当地居民便将此山称为常清山,山下的村子叫做常清村,常清山上常清树,常清山下常清村。慢慢地,常清山便叫做长短的长,青色的青。
何立扬望着山下,心中感叹,村子名字由来或许只是历史传奇而已,不一定具备真实性,但这里此地处于黄土高原腹地,早先年植被破坏严重,人们之所以把“常清”唤作“长青”,或许是希望这里满山都是青色的庄稼苗,并因此就会过上好日子。万古长青,算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吧。
何田田说完,笑着问何立扬:“你知道这些树都是谁栽的?”
何立扬早就听孙学军说母亲不愿南下,一个人在老家植树,为此,父亲还有些愠怒地说,陕北十万大山连荒草都长不出来,凭着自己一个人种树,简直是异想天开。那时候,他听到父亲这么说,自己也觉得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做法真的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看到母亲脸上骄傲的表情,何立扬已经知道了答案,他故意作出好奇的表情:“谁栽的?”
果然,何田田满面自豪,笑着指了指自己。
何立扬看着母亲脸上自豪的笑容,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旋即,何田田指着附近的几座大山:“这里,那里,那里,还有那里也是我栽的。”望着满眼的苍翠青山,她脸上的笑容越发自得。
此刻,何立扬觉得她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这么多年,一个孤家女人,硬生生将几座光秃秃的荒山变成满山碧绿,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韧劲,才能完成这样伟大的事业。
他由衷地赞叹:“妈,你真了不起!”
何田田听到后,脸上自得的表情慢慢凝固,仿佛在自言自语一般:“当初你爸说咱们这里没有生机和希望,但我觉得并不是没有生机和希望,只是没有人愿意尝试着改变。”说完,她自己苦笑一声,眼皮耷拉下来。
何立扬经过昨夜的思考后,决定暂时先不告诉母亲关于父亲去世的消息,所以,他故意岔开话题,指着面前的山说:“妈,你带我去脑畔山上看看。”
何田田长舒一口气:“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