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好事连连-《长青纪事》


    第(1/3)页

    何立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想着小米和荞麦短缺的事情。

    小米倒是好解决,怎么说,金明县也算得上是小米种植大县,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小米,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在他的农特产电商中心的带动下,小米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产量自然随着提高。可以向其他镇村的农户收购小米,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即可。

    而荞麦不同,在金明县,农户们倒有种植荞麦的习惯,可那都是农户们的自产口粮,种植面积小,产量也低,即使是收购,农户们愿不愿意难说,数量上远远难以达到食品加工厂的需求。

    黑暗中,何立扬再次翻了一下身体。

    荞麦作为陕北的特产,其他县区的情况只有大抵和金明相同,唯一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的县只有一个,那就是榆林市的定边县。

    看来,得跑一趟定边县了。何立扬心里笃定后,困顿的双眼在黑暗中慢慢合上。

    几天后,何立扬便带着食品加工厂的几人奔赴定边县。

    金明到定边的距离不算太远,全程高速公路,两个小时多一点,一行人便抵达了定边县城。

    经过详细的了解后,他们先后考察了定边县荞麦种植面积较大的几个政村。

    在那里,何立扬和农户亲切地攀谈后,大致清楚了荞麦的产量以及价格。

    经过一系列的深入了解,和农户们的协商后,他们终于收购到一批质量上乘,价格客观的荞麦面。

    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何立扬做了一个决定,与部分荞麦种植大户签订协议,把这里作为长青食品加工厂荞麦面供应的种植基地之一。

    这对于何立扬和当地的荞麦种植户来说,无疑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不但彻底解决了食品加工厂的原材料短缺问题,还让荞麦种植户不再担忧秋收后荞麦的销售问题。

    这一次定边之行,可谓收获满满。

    解决了荞麦问题,食品加工厂不再有后顾之忧,生产车间运转如常,一袋袋风干羊肉剁荞面经过装箱、出厂,开始被运往全国各地。

    电商中心这边,何立扬授权赵航文,在金明县各个镇村收购小米,为双“11”开始做准备。

    不多时,电商中心的仓库里,便备足了“货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