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珐琅表(2)-《大时代的梦》
第(2/3)页
积家849型手动上链机芯总共由123枚零件组成,每小时震频达21,600次,不仅运转精准,同时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但其厚度却只有1.85毫米,是当今钟表界最纤薄的机芯之一。
为了控制机芯的厚度,积家为其配搭一款无夹桥式的发条盒,以及尺寸缩小的擒纵系统。限量发售的积家MasterUltraThin超薄珐琅彩绘清花系列的表壳为典雅的18K玫瑰金,并镶嵌着闪烁夺目的钻石,配以高贵的鳄鱼皮带,流露着尊贵的气派。这珍贵精致的腕表系列更配上独特的表盒,为这系列赋予特别珍藏的价值。
融合非凡的工艺和无与伦比的精准度,雅典Classico“圣玛利亚号”鎏金限量腕表以这艘尊贵船舰及其冒险故事为创作题材。选用传统和珍贵的掐丝珐琅工艺,配合细致的珐琅艺术,透过这款表颂扬“圣玛利亚号”的英勇无惧。
雅典匠师运用鲜艳的色彩,在深蓝色的天空衬托下,“圣玛利亚号”竖起桅杆和帆,在桅杆顶部的旗帜随风飘扬,蓝绿色的海溅起浪花扑向木制船身,尽显其雄伟与壮观。
腕表除了拥有令人惊叹的外观,当然也装配一个精准的机芯。搭载UN-815自动上链机芯,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动力储存达42小时。备有18K白金或玫瑰金款式供选择,每款限量发行30只。
在我看来,珐琅应用在表盘上是最专业的工匠技艺之一。珐琅也有各种具体的技法但是大多数都要求都离不开“高温”的烘托。奇妙之处在于在于整个烧纸的过程。
在一些情况下要做好几层,每层都要加热。这是一个很费事的过程,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意都味着要重新来。由于对技术的要求以及需要花费和浪费的时间,这类型的表都很贵。
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块全白的珐琅表盘拥有非常典雅和精致的装饰面,跟其他类型的白色装饰都不一样。彩色珐琅表盘也有类似的显着特征。再列举几款采用不同的珐琅技术和装饰工艺制作的卓越表盘的腕表,算是抛砖引玉吧。
Graff是巴赛尔表展的常客,这个奢侈品牌发布了数款Métiersd’Art腕表,采用了不同的手绘技术。从其名称可以看出,这种表盘是用这种充满活力的现代设计向街头艺术致敬。
这种表盘使用鲜少采用的冷珐琅技法制造而成,珐琅被加热至相对较低的180度的温度,制造出非常光滑又有光泽的表面。
这块表是限量生产的,每件产品上都有至少10种色彩,而且都不一样。在制作珐琅之前,通过手工雕刻制作出表盘的底板。然后在珐琅表面通过微型绘画进一步制作出浮雕。完成一块这样的表盘耗时长达40小时。
这款表上的蓝色珐琅表盘是由加工单位DonzéCadrans提供的,这是一家为雅典所有的专门制作手工珐琅表盘的单位。dFeu(翻译成“大火”)要求高温窑来融化珐琅粉末。
表盘是逐层加热而成,每层都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这种反复的烘烤最终让珐琅沉淀,因此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开裂。装在6点钟位置的飞行陀飞轮是自制的。
纯粹的白色珐琅表盘的优雅气质是这款超薄陀飞轮腕表的主要特征。这种设计非常巧妙,手工切边的陀飞轮棒,顶部是一颗尖晶石,安置在5点钟的位置。显示有宝玑风格阿拉伯数字的钟盘字环在偏离中心的位置11点钟处,跟陀飞轮面对面。
这块表的厚度是7.45毫米,581型机芯的厚度是3毫米。陀飞轮专利217周年纪念,陀飞轮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一项革命性的发明,“陀飞轮日”的纪念再加上一块具有机械和艺术美感的腕表,实在迷人。
这款表跟其他的高珀富斯时计一样,是一款极富设计灵感的产品,设计特征兼具机械创新和现代美感。在这款表壳上,珐琅在这种三维外观上发挥着非常微妙但是很重要的作用。
盖住表面上半部的表盘是用黑金制作的。跟这部分相对的是白色分钟圈、数字、时标和动力储备,都用大明火技法制作而成,雕刻成空洞效果然后用珐琅填充。这块表的下半部分则将机芯展露出来。
珐琅所做的表盘几乎很少出现在低价位里,限制于成本。珐琅表盘和普通表盘的差价过于庞大,表款的价格自然也节节高升,这也是让不少爱好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哪怕是民间也有不少做珐琅技艺出色的爱好者,又无法很好的解决“机芯”问题,尤其是涉及打磨、复杂功能的问题。珐琅亲民化的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冶炼。
珐琅,英文名为“enamel”,最初是由古波斯传入中国的一种工艺。被音译为“佛郎”、“法郎”。由于珐琅看起来有瓷质感觉,兼具珠宝与玉的润泽,人们就加上了“王”字旁,便成了今天的“珐琅”二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