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布局当下-《重生之文化商人》
第(2/3)页
靠着繁荣并州文化产业的名头,杨得一从政府那里拿到不少支持。后来更是涉足房地产,抛出打造文化小区的概念,在小区里引入并州名校的分校,靠着前些年积累下的口碑和学区房的吸引力,大肆招揽购房者,最后在华夏图书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成功转型成为房地产商人。
唐诃之所以对杨得一和得一阁如此了解,都是来自李果儿的闲聊。前世杨得一可是李果儿在并州唯一的重量级商业对手。
唐诃深知得一阁的厉害,要知道,再过几年便是新华书店都因为得一阁的红火而销售额锐减。
所以如果现在优品书坊不趁着得一阁还未成立赶紧站稳脚跟,积累人气,等1999年得一阁文化广场兴起,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毕竟从实力上讲,现在的唐诃和杨得一媲美。大家都在图书领域里捞钱,虽然一个是卖,一个是租,也有一定的相斥性。
好在经过这一个半月的扩展,优品书坊第一批购置的盗版黑书基本上消化的七七八八,马上就要去首都购置第二批货,搬迁的工作量很小。
当初在马邑租赁办公场所时是走的马邑地头蛇裴永强的关系,因此房租的折损费用并不算高。唯一可惜的是那些硬装,只能全部舍弃。
这些天里,唐诃和李征陆陆续续的一块考察过好多办公场地。
李征相中了大南门并交所附近的一个场地,唐诃并没有同意。
一方面并交所周边的商地是现在并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论地理位置的话,可以说在一环和二环之间,租赁费用相对昂贵,唐诃承受不起。
另一方面却是唐诃看中了另一块场地。
青协街,当然1997年还叫青协村。
这里刚建成两个高档小区,小区里除了九层楼的住宅,还有不少别墅,小区里的绿化做得非常好。而唐诃看中的便是小区边上那座刚刚完工的十二层商务办公大厦。
因为小区是青协村自己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地理位置又在并州的最南边,将近郊区,交通不便,人口稀疏,现在不仅青协村小区的销售量不容乐观,那座商务办公大厦更是无人问津。
亲自陪着唐诃和李征考察大厦的房地产老板愁眉苦脸,努力劝说唐诃租下大厦场地。见唐诃征求李征的意见而李征认为位置太偏时,这个老板更是剖心剖肺,直言自己和青协村合作开发的这个项目亏大发了,现在就是想尽快把场地出租出去,带动些人气,所以价格什么的都好商量。
虽然当时唐诃不置可否,但他知道,未来青协村会发展成什么样。
受限于并州的地理环境,未来并州市政府的城市规划是减少北面区域的开发,加大南面地域的建设。而随着华夏房地产升温,为了GDP的增长,并州市政府很快就会加大基础建设,极力推动房地产开发。
再过两三年,青协村不仅不再是郊区,更摇身一变成为并州最繁华最高档的商圈,没有之一。什么王府井、茂业、世贸、百盛、北美、天美……全并州最高档的商场都在这里扎根,与并州北面的大南门商业步行街形成一南一北两大商圈的态势。
所以优品书坊在青协街扎下根,绝对超值,再过几年哪里还有这样的便宜可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