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经书全传-《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2/3)页
    最早应该在宣德年间。
    就已经出现在民间了。
    《经书全传》算得上是一个科举大纲。
    每年考试的题目这本里几乎都有。
    张洛又翻找了下,发现这种书不只一本。
    有一,有二,还有三四册。
    明代一朝追崇的是程朱理学。
    故而考试多用,朱熹为四书五经写的注释和传记。
    所以这四册书里包含了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和五经,《诗经》《礼记》《春秋》《大学》。
    以及朱熹为四书五经进注释和立传。
    《朱公注记》《朱子集传》。
    张洛翻开四册书,发现里面一共三六个大章节。
    中间张洛还发现了一些破损。
    以及第四册只有其他三册的一半厚。
    看来这一套书缺失了不止一点。
    四书和注记都是全套的。
    缺少的是一大半集传和《大学》里的一部分。
    张洛动用起“科考”技能里的知识。
    明代的科举制度和前宋有很多不同之处。
    《四书》属于必考的。
    《五经》则可以选修一到二门进行考试。
    很显然是这本《经书全传》,是卫所之前的教书先生购置的。
    可能这位老师自己学的是《大学》和集传。
    故而没有让卫里购置。
    不过这已经让张洛感到足够幸运了。
    这四册《经书全传》是福州府印的。
    由政府印刷出版的书,至少也得七八十两银子。
    相当于张洛在镇海卫,不吃不喝种田十多年的收入。
    从这套书的价格不难看出。
    明朝科举的入门之难。
    一些小士绅阶级家里,都很难有这样完整的一套书。
    大多都是在学堂里自己抄来的。
    看来镇海卫祖上确实富裕过啊。
    有了这本书,对于张洛来讲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学习这些经书。
    是提升“科考”技能经验值的必要途径。
    自己只要好好学,好好看。
    “科考”技能的经验便会成倍增长。
    而需要付出的,不过是带几个小孩看看书。
    认认字摆了。
    看来自己穿越回家乡,真是穿对了!
    三爷看着张洛如瑰宝般抚摸书籍的样子。
    认定张洛确实是一位书生。
    三爷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放了张洛。
    如今镇海卫衰败不堪。
    需要张洛这样的人才来支撑。
    从这些日子相处下来。
    三爷也清楚了张洛不是常人。
    不管是当庙祝,还是做农活。
    张洛总能很快的掌握门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