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保安腰刀(1)-《大时代的梦》


    第(3/3)页

    十年土涮松纹生,戎王造时当月蚀。

    传统的保安腰刀制做工艺相当复杂,如一把十样锦腰刀工序有40多道。在制刀工艺中有二道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技术。一是“加钢背铁”(即夹钢工艺),二是“沾水”(即淬火工艺)。把好了这二道关的刀,其刀刃锋利到可以剃头刮胡子;坚韧到砍铸铁不卷刃。

    诗文中“十年土涮松纹生”除去艺术夸张,其工艺和纹理与保安族折花刀一样。折花刀工序有:

    1、制做地炉备料:上山烧制沙棘木的木碳,挖做保温地炉,安装倒扣的风箱。

    2、“炒铁”:把生铁碎块放在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沙泥锅(容器)中,放在地炉上,用木碳火烧炼,俗称“炒铁”。当炉温升高到1300c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铸铁成液态时杂质浮出,提高了铁的纯度。

    3、锻铸铁片:把熔化的液态铁倒入预先挖好的土槽中,形成条状熟铁片。再把熟铁片放在炉子上烧红,锻打成两指头宽的薄铁片。上述三道工序,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被线型圆钢和软铁代替。

    4、锻打钢片:把硬度高的钢材置入炉中烧红后锻打成薄钢片。

    5、加钢背铁: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切割作用,有较高的硬度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夹在刀体上。

    “加钢背铁”,就是一层铁片一层钢片,这样6层铁片夹5层钢片共11层叠加,用金属片或铁丝捆扎为一体,放在炉子上锻烧,当炉温升高到1300c时生铁条开始熔化,钢花四溅时用火钳夹住铁件左右转动,使软铁均匀地淋入钢条四周;用火钳夹住铁件拿出用锤锻打为一块,这样反复烧打,即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软硬不一的钢材融为一体的毛丕。

    6、折花:工匠们在刀体上制出奇特的图案。把毛丕再置入炉中锻烧,钢花四溅时拿出,两头用火钳夹牢,像拧麻花一样先右拧后左拧,这样烧化一次拧一次,最终达到右拧8转,左拧7转,目的是在刀体上最终呈现出各种纹理。怎样拧出现什么花纹,全凭匠人的经验和技巧。

    7.整刀丕:把拧成的麻花丕子炉子上烧红后反复锻打成刀丕。

    8、整丕子:把刀丕冷锻后,用自制的剔子把刀膛剔平,把刀丕镇平,分别用粗锉和细锉出刀刃,用磨石块擦亮刀膛表面。

    9、淬火:俗称“沾水”,把刀丕烧到黑红后,掌握好角度,迅速插入冷水中,可以使刃获得特殊性能,方法不当刀丕变形。其火侯、角度和入水的速度全凭匠人经验。

    10、按刀把、做刀鞘:先做刀把。按刀具尺寸和品种做刀鞘。

    11、抛光:先用磨石块擦亮刀膛表面。然后把割来的鲜麻黄草捆绑在木桩上,把刀插入草捆,来回抽动反复磨擦,利用麻黄草汁的化学反应和磨擦,达到刀体抛光,显露出道道花纹,这个工艺比元人的“土涮”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2、煮刀:按刀的大小备一口锅,放入适量的明矾和水,把刀放入水中烧煮,因明矾有除锈去污的作用,所以煮上一段时间后,被“折花”熔为一体软硬不一的钢铁,呈现出各自的本色,铁现白、钢现青。刀堂上呈现出青白相间的流线性纹理,有的像行云流水,有的像松枝繁叶,十分好看。匠人们说“我们的折花刀千锤百炼成一刀。”

    “折花刀”刚韧锋利,不易折断,不仅得保持了其冷兵器时代的实战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易磨刀刃锋利,不会卷刃耐用。

    保安腰刀锋利无比,可以轻松剃发、剃须,本地居民所使用的宰羊剥皮的刀大都为保安族刀匠锻制。传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序多者达80多道,少者也有30-40道。一般是先把择好的铁反复锻打,然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而成。其中制坯时的加钢、炼烧后的淬水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处理能保证刀具刚韧相济。

    仅制作刀柄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抛光打磨完毕,顿生五光十色,耀人眼目。

    搜【完本網】秒记网址:anЬen.МΕ 书籍无错全完结

      


    第(3/3)页